万书屋 > 穿越小说 > 曾国藩传 > 第一部 血祭 第七章 攻取 ..
    一 青麟哭诉武昌失守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青麟一进巡抚衙门,就要向骆秉章、曾国藩等人行旗人大礼,慌得骆秉章连声说:“墨

    卿兄,这使不得,快坐下来,谈谈武昌战事。”

    “青麟有罪,武昌失落了。”青麟一开口,就流下了眼泪。

    他是正白旗人,翰林出身,去年由户部左侍郎差委湖北学政,今年已调任礼部右侍郎,

    人却仍在湖北。二月,湖北巡抚崇纶丁母忧解职,在德安守城有功的青麟,被咸丰帝任命为

    巡抚。因战事紧急,崇纶亦未离城,以协助军务的身分留在武昌。荆州将军台涌被任命为湖

    广总督,代替战死堵城的吴文镕。青麟的到来,已经说明了武昌被太平军攻下的事实,所以

    他的这句话并没有引起骆秉章、曾国藩等人的震惊。青麟语声哽咽地继续说:“青麟辜负皇

    上圣恩,罪不可赦,但武昌之失,湖北战局惨败,完全是崇纶、台涌等人造成。小人秉政,

    贻误国事,再没有比这更可恨的了。”

    青麟痛苦得说不下去了。曾国藩叫亲兵端来一盆水,又叫送来一碗香茶,让他先擦擦脸

    喝点茶,并安慰他说:“墨卿兄,湘勇三路人马已动身前往湖北,湖北战事的转机已到,你

    先宽下心来。吴文节公殉国前,曾有信给我。信中饱含冤屈,然又未明言。国藩正为恩师之

    死而痛心,你慢慢讲清楚,我要向皇上禀告。”

    青麟得到了鼓舞。他正愁满腹苦衷无法上达朝廷,于是将一肚子委屈都倒了出来:“吴

    文节公本不会死的,完全是崇纶排挤的结果。崇纶不学无术,心胸狭窄,凭着祖上的军功和

    钻营投机的伎俩,才爬上巡抚的高位。但他还不满足。自从程矞采制军革职后,他便在朝中

    四处活动,谋取湖广总督一职。所图不成,故忌恨中伤张石卿制军。田家镇一役,有意拖延

    两天,贻误战机,张制军兵败。他又添油加醋告恶状,遂使张制军降调山东。”

    左宗棠气愤地说:“据说张制军离鄂之时,三千得军功的兵士摘去顶戴夹道跪送,为张

    制军鸣不平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青麟接着说,“崇纶原以为把张石卿挤走后,会稳坐湖广总督宝座,谁知接

    任的不是他,而是吴甄甫制军。吴制军一来,他就视之为眼中钉,一日三次催吴制军出兵。

    吴制军拟稳守武昌,伺机出击。崇纶就上奏朝廷,讥讽吴制军怯阵。朝廷不明真相,严令吴

    制军离武昌赴前线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说:“甄甫师来信说受小人所害,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青麟说:“吴制军出兵后,崇纶借道路阻塞为由,一不发粮草,二不发援兵,活活地把

    吴制军推到绝路。”

    “崇纶这般缺德,天理国法不容!”想起吴文镕当年的厚恩及死前信中所流露的悲哀,

    曾国藩对崇纶恨之入骨。

    “天公有眼,崇纶因母丧而离职,但他并不离开武昌,仍然暗中控制文武员属。我因吴

    文节公死事之惨,说了他几句,他便迁怒于我,指使下属不听号令。长毛围城三个多月,城

    内文武却各怀异志。诸君替我想想,这武昌如何能守?”

    众人叹息。

    “署总督台涌也畏敌如虎,不发一兵来武昌增援。粮尽援绝,军中怨声载道。十五日夜

    里,当长毛猛攻武胜门时,崇纶却领着亲兵,化装成百姓出城逃命去了。十六日清早,总兵

    李文广冲进我的房子,喊道:‘中丞,眼下城里只剩下一千饥疲之兵,再不出城,便要全军

    覆没了。’我说:‘我身为巡抚,城在人在,城破人亡,岂可舍城出逃!’李总兵哭着说:

    ‘中丞,崇纶世受国恩,却临危仓皇逃命,台涌握夺重兵,却一兵不发。中丞你死守武昌三

    个月,与士卒一起喝菜汤、上城楼,却落得如此下场。朝廷忠奸不分,贤愚不辨,令人气

    沮。中丞纵然不为自己着想,也要为百战幸存的一千弟兄们着想。他们都是忠于朝廷的硬

    汉。’说着说着,他便跪下,拉着我的衣袖叩头说:‘中丞,我请求你为国保存这一千忠良

    吧!’我被李总兵说得五心无主。突然一阵炮响,文昌门被攻破,长毛涌进武昌。李总兵拉

    着我上马,从望山门出了城,一路向南奔来。”

    青麟说到这里,低下头来,显出一副又羞又愧的神情。这时,刘蓉在旁向曾国藩使了个

    眼色,随即离席。曾国藩对青麟拱拱手说:“墨卿兄稳坐,我出去更衣即来。”

    二 湖北巡抚做了彭玉麟的俘虏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曾国藩出门后,悄声问刘蓉:“孟容有何见教?”

    刘蓉说:“克复武昌,就在青麟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此话怎讲?”

    刘蓉附在曾国藩耳边,说出一条计策来。曾国藩笑着说:“人称你为小亮,果真名不虚

    传。”

    说着,二人一先一后回到厅里。曾国藩皱着眉头对青麟说:“墨卿兄的处境,实在令人

    同情。不过,”他的神情变得严峻起来,“省城丢失,不管出于何种原因,巡抚罪当斩

    首。”

    青麟脸色惨白,冷汗直流,抖抖地说:“我亦知皇上不会饶过,还望诸君为我将实情奏

    报,即使皇上不能网开一面留下青麟残躯,但能为国家保存这一千忠良之士,我死亦值得

    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重重地叹了一口长气,两眼无神地看着眼前的茶碗。

    曾国藩说:“有一个办法,或许可使墨卿兄将功补过,换取皇上的宽恕。”

    “涤生兄有何高见?”就像一个即将毙命的落水者看到上游漂来了木头,青麟眼中闪出

    希望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目前湘勇已分三路北进,即日将达武昌,倘若墨卿兄为湘勇光复武昌出力,则前过可

    补。只是颇有一点危险,不知老兄愿为否?”

    曾国藩摸着胸前的胡须,两只三角眼盯着青麟那张典型的尖细泛白的旗人脸,似乎在审

    视着他的胆量。曾国藩出自对吴文镕的怜悯,固然同情青麟的处境,但实际上是瞧不起这个

    怕死鬼的。

    “青麟已犯死罪,何险可惧?涤生兄,你只管说。”青麟说的是实话。

    “我有一个主意,也不知可用不可用,说出来,尚请骆中丞和季高兄润芝兄指点。我想

    以三百精干湘勇,作老百姓打扮,装成半路上捉住墨卿兄的样子,然后把墨卿兄送到武昌长

    毛头领那里,以此博得长毛的信任,埋伏在武昌城里作内应。到时里应外合,收复武昌就容

    易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此计甚好。”左宗棠说,“只是要有几个胆大心细会办事的人去干,要打入贼窝子里

    去。据说打武昌的长毛头,就是不久前进犯我湖南的那个人,湘潭收复后,他匆忙带兵返回

    湖北,攻陷了武昌。”

    胡林翼说:“此人是长毛伪翼王石达开的胞兄石祥祯。派去的人,要善于临机应变,弄

    些乖巧法子出来,把此人拉下水。”

    骆秉章也说:“这个主意可行。季高说得对,要选几个靠得住的人。”

    青麟想:把我送回武昌交给长毛,万一长毛先把我处死,怎么办呢?但这层意思他不敢

    说出,只得硬着头皮说:“一切凭涤生兄安排!”

    一队穿着各色衣服的百姓,在通往武昌的大道上疾行,他们正是曾国藩派出的化了装的

    三百湘勇,为首的是水师统领彭玉麟,副手是康福和鲍超。鲍超是个粗鲁汉子,曾国藩挑选

    他,是因为看重他高超的武艺,危难之际,他一人可顶十人用。

    这天正午,在纸坊客店里吃罢中饭后,彭玉麟对青麟说:“中丞,请你老委屈一下,戏

    要开场了。”

    青麟懂得他的意思,说:“你动手吧!”

    几个湘勇上前,用一根粗麻绳将青麟的上身捆得严严实实,押着他,向武昌城走去。

    酉初时分,彭玉麟一行来到武昌望山门。为防奸细混入,武昌各门把守严密。巡视望山

    门城防的是周国贤,他和康禄一样,也已升为师帅了。康福眼尖,一眼看到站在城楼上的,

    竟是野人山上的仇人,忙把帽檐拉下,并钻进人堆里。周国贤威严地发问:“城下是何人在

    喧闹?”

    彭玉麟走上前,靠着城墙根,以一口纯正的安徽话答应:“将军,我等本是武昌城里的

    良民。前几天被青麟裹胁出城,半途间我们杀了青麟的亲兵,把青麟抓了起来,现送给将军

    发落。”

    周国贤问:“你既然是武昌人,为何口音不对?”

    彭玉麟对此早有准备。在路上时,彭玉麟就想到,长毛最担心的是湖南派湘勇救援武

    昌,这一队人从南边来,如果讲衡州话,就会引起他们的怀疑,既然不会讲武昌话,不如讲

    安徽话,消除他们对湘勇的戒备。彭玉麟不慌不忙地说:“在下本是安徽人,十年前来到武

    昌城里开茶庄,口舌拙,学不来湖北话,只会讲家乡土话。”

    周国贤听彭玉麟讲得有理,不再查问了,高声说:“你们把青麟推出来!”

    彭玉麟把五花大绑的青麟推到前面,城楼上有认得青麟的,告诉国贤,捆绑的正是前湖

    北巡抚。国贤不再怀疑,打开城门,放彭玉麟一行进了城,并要彭玉麟押着青麟去见石祥

    祯。彭玉麟对三百化了装的湘勇说:“各位都回自己家去吧!”

    湘勇便按路上所商量好的,三三两两地散开去。康福戴着一副大墨晶眼镜走到彭玉麟身

    边。彭玉麟指着康福、鲍超对国贤介绍说:“这二位都是敝庄的伙计,康大、鲍四,擒拿青

    麟,主要靠鲍四的功夫。在下名叫彭忠。”

    国贤将他们带到设在原巡抚衙门的西征军湖北总部。石祥祯十分高兴地接待他们,亲热

    地说:“难得三位壮士对天国一片忠心,擒拿妖头。”

    彭玉麟说:“青麟祸国殃民,罪大恶极,人人痛恨。敝茶庄的一点积蓄亦被清兵抢去。

    在下与两位伙计被裹胁的那天,就打算在路上擒拿他们,只是一路无下手机会。走到蒲圻

    时,青麟的护兵大部分逃散,只剩下百把人了。我见机会已到,便暗中串通难民在半夜起

    事。难得鲍四好武艺,康大亦一旁协助,杀死几十名卫兵,把青麟活捉了。”

    石祥祯端详着鲍超、康福,连声说“好汉,好汉”,并吩咐亲兵拿出五百两银子来。彭

    玉麟忙站起推辞:“将军,我等捉拿青麟,并不是为了赏银,实是为民除害,为敝庄雪恨,

    若是赏银子,倒是看轻了我们。”

    石祥祯是个豪爽的人,见彭玉麟这样说,愈加喜欢:“好汉不要银子,就算了吧!既然

    茶庄破产,若是愿意的话,和我们一起灭清妖,打江山吧!我看三位均非等闲人,天国正需

    要你们这样的好汉。”

    彭玉麟一听,正中下怀,忙又离座答道:“蒙将军错爱,彭忠等愿随将军马后!”

    石祥祯大喜,命令亲兵将青麟带上来。

    青麟被押了上来。他瞧见彭玉麟等均是座上之客,心里放心。他不慌不忙地走着,站在

    石祥祯面前,并不下跪。石祥祯愤怒地喝道:“狗官跪下!”

    青麟仍不动。亲兵上来,一脚扫过去,青麟立刻仆倒在地,想起好汉不吃眼前亏的俗

    话,只得勉强跪着。

    “狗官,报上名来!”石祥祯虎目怒睁,吼声如雷。青麟吓了一大跳,好一阵才平息下

    来,低声回答:“丙申科进士前翰林院侍讲学士,现任礼部右侍郎,差委湖北学政,湖北巡

    抚青麟。”